江門三大項目列入重大項目總投資224.7億元
來源:
省政府印發《珠江三角洲地區旅游一體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珠三角旅游一體化深度發展
近日,省政府印發《珠江三角洲地區旅游一體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珠三角旅游一體化深度發展。
根據規劃,珠三角內部,將強化廣州和深圳在珠三角旅游一體化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旅游圈深度合作,推進藍色濱海旅游帶、黃金水道旅游帶、綠色生態旅游帶三大重點區域合作。珠三角外部,將攜手港澳共同推進珠三角旅游一體化,輻射帶動粵東西北旅游加快發展,推進多層次區域旅游合作。
該規劃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江門和肇慶九市為主體,輻射粵東西北地區,并將與港澳合作。規劃分近中遠三期,近期從2014年至2015年,中期從2016年至2017年,遠期從2018年至2020年。
珠中江將進一步加強深度合作
根據規劃,珠三角旅游一體化區域合作體系包括:“雙芯驅動、三圈推進、三帶突破”。 強化了廣州和深圳在珠三角旅游一體化中的龍頭帶動作用;將推動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旅游圈深度合作;推進藍色濱海旅游帶、黃金水道旅游帶、綠色生態旅游帶三大重點區域合作。
其中,而珠中江為三大旅游圈之一,將進一步加強深度合作,其中包括:完善旅游合作機制:在三地政府聯席會議框架下進一步推進旅游局長聯席會議制度,完善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區域旅游合作機制,編制實施《珠中江旅游一體化規劃》。加強旅游營銷合作:推出珠江西岸“僑鄉文化·海濱溫泉”的國際旅游品牌,聯動澳門,共同培育僑鄉文化和香山文化,打造以珠海浪漫濱海、中山偉人故里、江門第一僑鄉為核心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多元化旅游休閑勝地。通過三市整體聯合營銷、客源地促銷等方式聯合開展旅游宣傳促銷活動。推進重點區域合作:推進大廣海灣區、珠中濱海區、環天露山區三大重點旅游區域合作。①大廣海灣區:江珠兩市統籌開發重點和步驟,統籌游艇業發展,聯動港澳,共建國際級濱海運動體驗旅游區;②珠中濱海區:珠中兩市充分利用灣區濱海人文風情,打造珠江口西岸濱海休閑長廊;③環天露山區:依托天露山生態資源,打造環天露山三市四縣區域旅游帶,使之成為廣東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合作區。
另外,規劃將江門、云浮、陽江三市四縣(開平、恩平、新興、陽春)的環天露山旅游帶列入了綠色生態旅游帶。未來將打造山地旅游休閑高地:整合天露山脈資源,聯合發展,近期重點打造錦江源、孔雀湖、禪龍峽等核心生態景區,打造山地生態旅游增長極,使其成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推進環天露山文化旅游產業帶合作:形成以僑鄉文化(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禪文化(新興廣東禪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溫泉文化(恩平地熱溫泉群)三大文化旅游帶,成為廣東文化旅游產業帶合作區。
大廣海灣區將成為藍色濱海旅游帶的“三灣”之一
大廣海灣區則將成為藍色濱海旅游帶的“三灣”之一,總體思路為:推動珠海、江門兩市共同編制《大廣海灣濱海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整合黃茅海、廣海灣、鎮海灣和上下川島等地的旅游資源。重點推進上下川島特色旅游區發展,推進珠海平沙、江門銀湖灣和海龍灣以及中山游艇基地聯盟合作,把大廣海灣濱海旅游帶建設成為珠三角西岸黃金旅游帶,打造成國際級濱海運動休閑度假勝地。
發展布局為:以珠海西部海岸為一岸,上下川島為兩島,銀湖灣、海龍灣、鎮海灣為三灣,形成“一岸兩島三灣”旅游發展布局。①珠海西部海岸:位于珠海西部岸線和黃茅海東岸,重點發展御溫泉-海泉灣世界級溫泉度假海岸;②兩島:重點發展休閑度假、郵輪游艇、海上運動等高端旅游產品,打造成國際知名的海島型旅游目的地;③三灣:重點發展高端游艇基地和海岸觀光,建成珠三角西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游艇旅游產業聚集區。
根據規劃,此次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旅游一體化建設重大項目共有23個,其中江門占了3個,分別是:文化類項目江門開平碉樓與村落旅游區、自然類項目江門川島旅游區和綜合類項目江門銀湖灣濱海旅游度假區,總投資金額為224.7億元。
項目一、江門開平碉樓與村落旅游區改造提升,投資金額100億元人民幣,包括世遺鄉村旅游綜合體項目:以自力村、馬降龍、錦江里、三門里四個世遺景區為核心區域,以鄉村村落、自然景致、農業觀光做文章,注入“鄉村客棧”、鄉村度假的概念,配套酒店、游客服務中心。
項目二、江門川島旅游區改造提升,投資金額4.7億元人民幣,包括道路加寬工程、客運碼頭加固改造工程、飛沙灘和王府洲景區的綠化亮化等建設工程、兩景區酒店重新裝修、下川獨灣碼頭防浪堤工程、上川飛沙灘污水處理廠、王府洲景區的改造升級等。
項目三、江門銀湖灣濱海旅游度假區,投資金額121億元人民幣,包括建設度假酒店、游艇俱樂部、游艇會展商務中心、意大利風情小鎮。